修正民法條文

更新日期:2014/02/10
類別:考試法規

修正民法條文


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十二月十一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200225201  
號令修正公布第 1055-1 條條文
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二十九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300011841  
號令修正公布第 1132、1212 條條文


第1055-1條 法院為前條裁判時,應依子女之最佳利益,審酌一切情狀,尤應注意下列
           事項:
           一、子女之年齡、性別、人數及健康情形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、子女之意願及人格發展之需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三、父母之年齡、職業、品行、健康情形、經濟能力及生活狀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四、父母保護教養子女之意願及態度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五、父母子女間或未成年子女與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感情狀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六、父母之一方是否有妨礙他方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之行為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七、各族群之傳統習俗、文化及價值觀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前項子女最佳利益之審酌,法院除得參考社工人員之訪視報告或家事調查
           官之調查報告外,並得依囑託警察機關、稅捐機關、金融機構、學校及其
           他有關機關、團體或具有相關專業知識之適當人士就特定事項調查之結果
           認定之。


第 1132 條 依法應經親屬會議處理之事項,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得由有召集權人或
           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處理之:
           一、無前條規定之親屬或親屬不足法定人數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、親屬會議不能或難以召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三、親屬會議經召開而不為或不能決議。

第 1212 條 遺囑保管人知有繼承開始之事實時,應即將遺囑交付遺囑執行人,並以適
           當方法通知已知之繼承人;無遺囑執行人者,應通知已知之繼承人、債權
           人、受遺贈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。無保管人而由繼承人發現遺囑者,亦同
           。